長沙助孕人工誘導中華鱘單雌性繁殖技術取得新突破
宜昌11月26日電 中國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26日披露,該所首次嘗試采用冷休克技術誘導中華鱘單雌性發育,成功孵化中華鱘魚苗近1000尾,培育可開口攝食中華鱘魚苗近100尾,苗種數量大大提高。
2013年,人工誘導中華鱘單雌性繁殖關鍵技術環節——熱休克技術取得成功,但出苗的效率較低,僅孵化出20余尾中華鱘魚苗。今年,中華鱘研究所科研團隊積極組織科研攻關,成功利用冷休克技術孵化中華鱘魚苗,苗種數量遠高出以往熱休克技術產生的苗種數量。
據介紹,冷休克技術是指在中華鱘單雌性生殖過程中,采用孵化溫度驟降的低溫處理方法,促進卵子的正常發育。中華鱘為瀕危物種,可用于做研究用的樣本較少,且繁殖季節僅在秋季,科研人員只能在每年10月至11月才能獲得有限的試驗探索機會。該技術的突破,讓中華鱘單雌性繁殖保護技術研究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