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場購物電子系統故障 顧客連問23人借到20元現金
網友:帶現金純粹為了“安全感”;你出門還帶現金嗎?歡迎來小時新聞留言
本報記者 黃偉芬
商場購物電子系統出故障,杭州徐女士遭遇尷尬:
連問23人,終于借到20元現金
網友:帶現金純粹為了“安全感”;你出門還帶現金嗎?歡迎來小時新聞留言
有時候“社死”很簡單,也許就是你在杭州某一個商場里隨便搭訕一個人,并問出一句:“能不能借我20塊現金?”如果一次還不覺得尷尬,連著23次總有那么幾回,讓你成為別人眼中“一個奇怪的人”。11月28日傍晚,杭州徐女士就經歷了這樣讓她無所適從的40分鐘。
說起來也蠻簡單,29日,女兒上學要用到自動鉛筆,趁著下午空閑,徐女士帶上手機、戴好口罩就到了自家附近走路只要十來分鐘的商場寶龍城。
“在無印良品拿了兩支0.5毫米筆芯的自動鉛筆,每支8塊,一共16塊,去付錢的時候才知道店里電子支付系統出故障了,只能付現金?!毙炫空f進店和選購的時候都沒有人提示過她支付有問題,像她這樣的顧客也不少,“我聽見有人說我老婆衣服都選半天了,結果也是付錢的時候發現只能用現金,真是買了一個寂寞?!?/p>
這個小小的事件,發展到后來,沒想到折射出了現代生活的一些有趣的現象。
借到第23個才成功
怎么辦?徐女士試著和工作人員溝通,看能不能把錢轉給他們,然后等支付系統恢復正常后再入賬,被告知后期做賬會有問題而被拒絕,建議她可以晚上再來付錢。
找人借現金吧,徐女士決定鼓足勇氣試試。她先問商場內周邊幾家店的服務員和工作人員,一連借了10多個人,都沒帶現金。
她緊接著跑去一樓服務臺借錢。遺憾的是,服務臺的工作人員也說沒有現金。
徐女士在商場一樓大廳里向不認識的來逛街的人借錢。
“前后問了男男女女10多個人,都沒成功。我還特意挑年紀大些的人借,可惜大家都沒有帶現金?!毙炫可踔吝€去到旁邊一家咖啡店,店里倒是有現金,可惜也是因為做賬的原因,工作人員抱歉地告訴她不行。
忙活半個小時后,徐女士返回店里,“一是想看看是不是恢復了,另外也想看看有沒人現金支付成功的,好借我點錢?!?/p>
還真被她候著了。有位大姐帶著兩百塊現金,想買的很多東西買不成,但她可以騰出20塊現金借給徐女士。
這是徐女士當天借錢的第23人。
商場是否該有個后備計劃
挑筆60秒,付錢40分鐘。
徐女士有些感概,“平時我帶包的話,會裝個百來塊現金,今天才發現很多人早沒了帶現金的習慣了?!?/p>
盡管最后結果還算圓滿。不過她也有些疑問,商場出現這樣的情況,是不是應該有個地方讓消費者換點現金?
錢江晚報·小時新聞記者也聯系了寶龍城相關工作人員,對方說無印良品使用的是自己的支付系統,整個商場也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。錢江晚報·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,傍晚5點20分左右,大概2個小時后,寶龍城無印良品支付系統已恢復正常。
雖然電子支付就罷工了兩個小時,但想必一定有不少徐女士同款。
你平時遇見過類似這樣的問題嗎?有要用到現金卻一時無措的情況嗎?最后是怎么解決的?你還有帶現金的習慣嗎?
網友分享更多不方便的智能生活——
帶爸爸來看病
結果手機崩潰
我們幾乎寸步難行
當大家越來越習慣電子支付,卻很難想到電子支付或者網絡崩潰時,可能面臨的狀況。
這件小事經錢江晚報·小時新聞報道后,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。
網友們說,現在帶上現金,純粹是為了“安全感”。
“我們上年紀的人,身上一定要帶上一些現金,因為有時怕手機沒電,有時怕網絡連不上,網速慢等等?!本W友慧谷說,像他這樣身邊帶點現金的,大多是“預防”出門可能遇見突如其來的問題,比如停電、比如想購買老年農民銷售的農產品時對方卻只收現金。
有一些人會習慣性隨身帶上10元、20元現金以備不時之需?!拔乙菐О?,是一定會帶上現金的,不多,一兩百,如果不帶包呢,會在鑰匙包里放一點?!?/p>
“我的車上會放一點,身上也會帶著的?!瘪R先生說,現在因為騙子多,如果別人出于防備心理不借給你,也是可以理解的:“自己帶著,安全感多一點,也方便一點?!?/p>
不帶現金出門的,果然是絕大多數。網友咩咩咩說,前幾天,去建行兌換紀念幣,忘帶現金和銀行卡,只帶著手機、身份證,“想著反正是銀行總有辦法?!苯Y果,碰壁了。大堂經理說不行,要自己取現,或到外面小店去兌換。最終,咩咩咩只好到旁邊小店和老板商量,買了一瓶水,用支付寶付了202元,老板再找了200元才搞定。
其實智能支付缺席造成的遠不止現金困局。當手機或網絡罷工,我們生活的一切幾乎崩塌了。
有網友說,自己在醫院借到了100元錢掛號,但陪爸爸從湖州來杭州醫院做檢查的小魏同學就沒這么幸運。
十一假期的第二天,因為父親出現手抖的情況,父子倆一早坐高鐵來杭州。
意外是從出站開始的。小魏的手機突然卡頓,健康碼被“禁錮”在臨時罷工的手機里,想到接下來坐地鐵、乘車等等場景,小魏瞬間滿頭大汗。還好,這次卡頓時間比較短。
但當父子來到醫院門口后,手機徹底罷工。最終一個上午,上了年紀的父親原本是希望小魏能夠一起掛號、找科室,結果只剩下父親一個人在醫院里到處找人問,小魏則坐在醫院門口,發呆到中午。
小魏走了很長一段路,把手機放去店里修,回來的路上,只能用電子手表買了瓶礦泉水。
可回家依舊要坐高鐵,手機一直沒修好,最后兩人只好找杭州的親戚,臨時找到一個備用手機,換卡裝軟件,回家。
這樣的尷尬和故事,你碰到過嗎?歡迎來小時新聞后臺留言分享。